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
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发布时间:2024-04-18 08:26:49点击量:

  原标题:识别行走的五十万:潜伏三十四年的军统少将揭示,间谍有五种,行动分三个步骤

  原军统局本部总务处少将处长、保密局云南站站长、中将游击司令沈醉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曾有一段时间比较不服气:“我在云南起义的通电上签了字,而且还命令下属公开和秘密特务全都放下武器停止行动等候整编,怎么也成了战犯?”

  1980年沈醉恢复起义将领身份时才想开了:“1949年,我被人用枪口顶在我腰上而在起义通电上签了名,但我不是什么识时务的俊杰,只是一个怕吃眼前亏的人。”

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沈醉在云南起义通电上签字,是毛人凤事先允许的。沈醉在回忆录中也承认,毛人凤曾经明确告诉他:“你可以学学王佐,诈降嘛!不过可以不断臂,留着它还有大用场呢!”

  毛人凤和沈醉这种心照不宣,在军统行动处少将处长程一鸣看来,那就是“用间”。程一鸣1964年完成潜伏任务回归后,写了很多揭露军统内幕的回忆文章,对军统的五种间谍、三类特务都进行了全面剖析,按照程一鸣的描述,沈醉似乎应该算“死间”。

  程一鸣和吴敬中(原名吴景中)都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毕业生,吴敬中是不是假叛变真潜伏不好说,程一鸣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红色特工,有人说他也是《风筝》中“鬼子六”郑耀先的历史原型之一,这种猜测也不无道理:在《风筝》(又名《断刃》)小说原著中,郑耀先(又名钱溢飞)就是军统行动处的上校。

  程一鸣从1930打入敌人内部,到1964年凯旋,足足在军统(包括复兴社特务处和保密局时期)潜伏了三十四年,这位军统少将对军统特务、间谍特征和手段,可以说是了如指掌。

  程一鸣是不是郑耀先的历史原型且不去管他,咱们今天的话题,是要聊一聊军统的五种间谍、三类特务,看看他们的“三步用间法”该如何防范:读者诸君对号入座,也许就能抓到“行走的五十万”——现在很多间谍,用的还是军统(保密局)那一套办法。

  据程一鸣《军统组织的真相》一书披露,军统的特务一般分秘密特务、武装特务、公开特务三类,我们用熟悉的特务举例,就能看清这三类特务的区别。

  军统局本部和各省站的秘密特务也分三个亚种,第一个亚种是包括直属情报员、直属通讯员、情报员、义务情报员、运用情报员的情报特务,第二个亚种是包括行动员、运用情报员的破话特务,第三个亚种是包括联络员、报务员、电讯监察员、电讯侦测员、密电码破译员的交通联络和电讯特务。

  这三个亚种的秘密特务不穿军装,基本都用士农工商身份作掩护,比如沈醉刚被姐夫余乐醒(跟吴敬中、程一鸣、郑介民、蒋建丰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同学)介绍给戴笠的时候,当的就是秘密特务中的情报特务:“当上联络员后,我化名陈沦,主要任务是给姐夫所管辖的法租界、英租界、华界及沪西的四个情报组、一个行动组和几十个直属通讯员递送文件,取回情报。(本文黑体字除特别注明外,均出自沈醉和程一鸣的回忆录,读者诸君能从语气中分辨出出处,下文不再一一注明)”

  沈醉从直属通讯员、情报员做起,1933年5月得到戴笠赏识后被提拔为上海法租界情报组组长。为了隐藏身份,沈醉还冒充过消防员,化名陈仓当了湖南湘光通讯社驻沪办事处记者。

  读者诸君请注意,1933年的上海,还在老蒋控制之下,复兴社特务处(军统)的特务们还是喜欢以各种伪装身份活动,这才叫防不胜防。

  沈醉身手不错,枪法也很好,所以他既是情报特务,也是破坏特务,有时候还亲自提枪去抓地下党,并在扑向江湾抓捕大学中的地下党的时候挨了一枪:“行动组的人还未散开,就听见砰的一声枪响,我觉得好像有人在我左肋处猛击了一拳似的,连忙低头一看,左肋下的白西装上已经染上了血。我当时并不觉得疼,就把衣服掀起来用手一摸,原来这是一枚小手枪的子弹,它正好卡在我的两条肋骨中间,我顺手就把它拔了出来。”

  沈醉在上海活动期间,一直以假身份伪装自己,这就是秘密特务的特点,直到亲自行动的时候,才会露出手枪和獠牙。

  秘密特务中的电讯监察员可能有自己的据点,也可能就藏在邮电局员工当中,他们私拆目标人物的信件、破解目标人物的电报,连“同事”也很难发觉。

  除了秘密特务,军统还有两支武装特务,那就是所谓的“忠救军”和“别动军”,像警备总司令部稽查处、各绥靖公署第二处、陆海空三军联络处,就都是公开的特务了。沈醉曾经当过常德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长、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副处长,军统局本部电讯处副处长董益三在襄樊战役跟康泽一起被俘时,身份就是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部二处少将处长。

  很多军统秘密特务都愿意到军队中去当公开特务,因为进了军队,军衔晋升的比较快,沈醉在二十五岁就晋升上校,是因为他的“稽查处长”就是上校级别,而电视剧《特赦1959》中刘安国的历史原型,在当军统东北区区长时晋升中将,则是因为他还兼任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、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督察处处长,跟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和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关系很好,再加上督察处长应该是中将级别,所以这两个司令给老蒋打电报一请示,老蒋就批了,在《口述自传》中很是自豪:“1946年,蒋正式批准我升为中将,这一年,我三十九岁。毛人凤的资格比我低,我已经是中将,他还是少将。”

  所有的间谍都是特务,但不是所有的特务都有资格做间谍,程一鸣和吴敬中子啊军统西北区当区长时,就没少往延安派间谍,结果那些间谍大部分都被瓮中捉鳖——两人西北区区长,派了无数间谍,最后没有一个传回有用情报,所以他们都被分别调离,最后换上了霍立人,才稍微见了一点起色。

  霍立人告诉沈醉:“当时派遣特务混进边区去搞情报活动,并不很困难,只是想搞破坏和发展组织则很不容易,我派去的特务中有几个去搞破坏活动时被边区政府逮捕。”

  沈醉曾亲自特训过两个即将派往延安的特务,结果那两个特务都是有去无回,其他的被捉特务,倒是放回了一些,其中当然不包括藏得最深的沈之岳。

  沈醉在回忆录中提到了三个潜入延安的间谍,其中他最熟悉的就是沈之岳:“军统基本特务中,去过延安的我只知道有沈之岳和以后投入军统的秦某某、赖国民等几个人。沈之岳去过延安两三次,他和我常拉‘同宗’关系,私人间虽有点感情,他和我过去也只简单谈过一点有关延安的生活等,至于秦某某、赖国民等人,我虽经常和他们接触,由于私人间无深交,就没有问过他们。”

  沈醉即使问了,沈、秦、赖三人也未必会说,这是间谍的基本素养,或者他们跟沈醉说了许多细节,而沈醉出于某种考虑而没有写在回忆录中——沈醉“起义”后又跟李弥余程万等人密谋反卢,所以写东西的时候有所保留是可以理解的,而红色特工程一鸣,则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,不但写明了五种间谍的用间方式,连他们从事间谍工作的三个具体步骤都写清楚了。

  《孙子兵法·用间篇》列出的五种间谍分别是因间、内间、反间、死间:“因间者,因其乡人而用之。内间者,因其官人而用之。反间者,因其敌间而用之。死间者,为诳事于外,令吾间知之,而传于敌间也。生间者,反报也。”

  军统在《孙子兵法》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,当过军统西北区区长、局本部行动处处长的程一鸣对此十分清楚。

  我们也可以用括号里的人和事来解释程一鸣的论述:“因间,是利用各社会阶层的人士和各种社团组织来进行间谍活动(比如公知和大V、各种草台班子智库和研究所);内间,是诱使敌方党政军机关的干部进行间谍活动(这个别细说了,前一段时间抓过几个);反间,是诱使敌人的间谍,或使用自己反间谍的关系来从事反间谍的工作(《风筝》里的郑耀先和影子韩冰,都属于反间);生间,是使用合法关系来进行间谍活动,对方虽然知道他是间谍,因为受各种法令所限制而不能把他处死(郑耀先公然进入延安,利用的就是报社副总编金默然的身份,陈国华也拿他没有办法);死间,是故意泄漏假情报给敌方,对方上当受骗后会把报告假情报的人处死(《风筝》里郑耀先的上线陆汉卿就是)。 ”

  程一鸣的“五间”描述,笔者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删减,他所揭示的“用间三步骤”,就只能原文照录,这样也能给读者诸君提供一些参考资料,以便大家防范和识别:“一是物色间谍对象,衡量对象能起的间谍作用;二是开始个人的交往,逐步建立友谊;三四建立间谍活动的关系。”

  军统(保密局)五种间谍的用间三步骤,在沈醉的回忆录中也能找到相关记载,比如沈醉的朋友、军统“西北特侦站”站长程慕颐除了多次派特务打入延安“建组”没有成功外,还办过小型训练班,他们扣捕了数千名去延安的爱国进步青年:“这些人去延安时,都带了介绍信或原来在什么学校读书或什么单位工作等种种证件,这些人被扣捕后,军统将这些可以混进去的证件没收下来,交由伪装的特务冒名顶替混进去。”

  沈醉披露:“军统运用这一办法,曾经有上百的人去过延安。军统办的临澧特训班毕业学生袁某良,便向我说过,他是顶替别人名字去到延安,在抗大学习的,以后因病离开了。”

  沈醉和程一鸣的回忆录,真能把人吓出一身冷汗:那上百个间谍要是没抓干净,的造成多大危害?

  值得庆幸的是,程一鸣已经详细介绍了那五种间谍的主要特征和三步作案手段,读者诸君感兴趣的话,可以睁大眼睛仔细观察,没准还真能发现几个“行走的五十万”,那可就立了大功,奖金还是很客观的呀。

  时代不同了,但是间谍手段却一脉相承,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,看了有三十四年潜伏经验的军统少将程一鸣的揭示文章,是不是也会想到很多?在您的身边,是不是也有程一鸣描述的那五种人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